現今不斷完善的環保法規、顧客對産品的環保要求及廠商對塑膠原料及廢料的不斷循環再用的需求,都推動了廢塑料回收再造的工業,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量。一些國外公司在廢塑料循環再造方面的舉措已見成效。一般來說,廢料再造可以分爲機械回收循環再造、化學循環再造及原料循環再造。機械回收方法是將丟棄的物料直接收回和制成塑膠粒,然後將再造的膠粒送回塑料制造工序,用來制成新産品。一步是從廢物箱收集消費者丟棄的塑膠廢物。通過中央收集系統,收集消耗完的汽水瓶、清潔劑瓶以及其他家居廢物,然後與其他可回收的廢物一起送到物料回收中心,用機器或人手將廢物和其他物料分開,再將各種雜在一起的塑料廢物分類撿出。大致分類後,按種類分開打包,運到塑膠再造廠。
本地的再造商大多再造透明和有色的PET,以及原色或加了颜色的HDPE。再造商从物料回收接收指定的塑料捆包后,会把这些压实了的捆包送进碎包机打散,变成一串散开的可回收物料,然后送进专用的振荡筛。细小的垃圾和灰尘会穿过筛眼掉进垃圾斗。这是一个清 除杂质的步骤。之后,筛选出来的可回收塑料进入磨碎和清洗工序。首先将材料切成细块,令标贴和其他的容器附着物脱落。此举有利于稍后的清洗工作。切碎后,加水将碎片软化和除去杂质,然后将碎片送进清洗机。一些清洗机使用温水和清洁剂;另一些使用室温水,利用清洗过程中的机械运动将水加热。这个清洗工序可清 除残留物、灰尘和标贴。接着使用浮选缸将不同密度的塑料和杂质分隔。HDPE塑料的密度比水低,因此浮在水面。灰尘和密度较大的塑料(如PET)沉在缸底,稍后被除去。分隔后浮选出来的清洁碎片先用热空气吹干,然后使用气流分类机将薄膜和标贴分隔出来。
塑料碎片進入分類機後,向下吹進一股氣流,較輕的薄膜碎片會被吹走,較重的塑料碎片則繼續往下掉。塑膠碎片經熔融、過濾,再用擠壓法制成小粒。開始時先將塑料碎片倒進大鬥中混和,以減少品質差異,之後碎片被送進擠壓機。機內是一個已加熱的圓筒,筒內有一個螺旋輸送器。碎片在擠壓機內熔融後,流過機器末端的過濾網。不熔化的雜質粒子不能通過網眼,而純淨的熔化物則擠過鑽滿小孔的板,變成面條形狀。在這些塑膠條冷卻期間,快速切割,即可制成小粒。化學循環再造則是指通過解聚合方法,拆除縮聚作用或加成聚合作用,使聚合物變回單體。可以用這種方法再造的塑料包括聚脂(例如汽水瓶的PET塑料)、聚酰胺(如地氈的尼龍)、聚氨脂(如汽車座位的泡沫塑料)。對于長鏈聚合物,可以用化學方法及熱力將鏈打斷。如果解聚合的目的是還原原來制造聚合物的化學品,這過程稱爲原料或單體制造。將聚合物分解成各種化學物質後,即可回收循環再造用作原料的化學品,或是將各種化學物質充當燃料;亦可取一部分作原料,另一部分作燃料。
原料循環再造雖包含化學循環再造,但其指的是用熱力將聚烯烴和取代聚烯烴類解聚合,使之變成各種較小的烯烴類中間體。這類中間體與汽油或潤滑油沒有太大分別。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利用熱力令加成聚合物解聚合,直接變回單體,回收率相當高。例如,聚苯乙烯變回苯乙烯,以及將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變回甲基丙烯酸甲脂。
目前,有多种工业用的聚合方法可以从塑料中回收循环再造合成单体或原料。还有一些方法正在研发当中。回收单体原料的解聚合工序必 须非常有效。换句话说,应有很高的单体回收率和很小的废物量。一些塑料由于具备独 特的化学性质,因而特别适宜使用热力解聚合的方法。PET和某些聚酰胺及聚氨脂都可以很有效地解聚合,产出的合成化学品可用于制造新塑料,与原始聚合物并无任 何分别。PET塑料瓶是常见的饮料容器,尤其是在发达国 家,其使用量更是可观。日本是其中一个例子。在1997年,日本PET塑料瓶的生产量已差不多达到22万吨,不过当中却只有十 分之一会回收再造。
随着环保问题成为全 球的焦点,回收运动已经成为各种工业必 须考虑的后加工程序,促使各国的政府实施废物回收计划。日本政府及企业也十 分响应,随之而来是对PET塑料瓶回收设备的需求上升。日本TomenGroup顺应潮流,从奥地利引进自动筛选消费后塑料瓶的机器,并从美国购入拆解塑料瓶捆包的碎包机。Tomen的自动塑料瓶筛选机来自Binder公司的Criterion,能辨别PET、PVC、PE、PP、PS、PA、ABS等8种物料。无论塑料瓶上是否贴有标签,或是塑料瓶是否已变形,它都能以每秒5至7个的速度将塑料瓶分类。 回收后的PET粒料,Tomen将之制成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