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方便面、即冲式奶茶、琳琅满目的瓶装饮料、矿泉水食品中的塑料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们在享受着速食的便利时,偶尔也会闪过一丝对塑料包装的隐忧,而网上流传的一则吃方便面得胃癌的消息,让人们的这种隐忧被放大。塑料包装真的如此恐怖吗?省质检院工程师向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常情况下塑料包装都是安全的,需要提醒的是,一些不正确的使用方式,却会使得原本安全的塑料包装变得不安全。
吃方便面得胃癌?
沒有充分依據
網上瘋傳的一個帖子稱:一位黑龍江女大學生,在考試前的一個月內連續吃泡方便面,由于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規律的作息方式,加之平日對胃部疼痛的輕視,當女大學生終于來到醫院檢查時,已被醫生確診爲胃癌晚期。這則消息引發不少市民的擔心,雖然指出,癌症是一個漫長過程,該女生吃泡面引起胃癌並沒有充分依據,市民沒必要過分擔憂,但依然有市民把這種擔憂從方便面轉移到了方便面的包裝上,一則有個人因爲長期吃桶裝的泡面,而導致整個胃壁都布滿了一層蠟。的消息更是讓時常吃碗泡面充饑的人們越發自危起來。
泡面桶打了蠟?
是聚乙烯塗層
網上有傳言稱,泡面桶的內壁是打了蠟的,你摸摸桶裝的泡面的內壁,會感覺滑滑的。其實吃過桶裝泡面的人大概都會發現,泡面桶的內壁的確像打了蠟一樣的光滑,難道真的打了蠟嗎?不是打蠟,而是聚乙烯塗層。省質檢院工程師向斌介紹說,泡面桶的原材料是食品用紙板,衆所周知,紙板本身是不防漏的,爲了能承載泡方便面的熱水,泡面桶的內壁需要淋膜一層聚乙烯的塗層。那麽在開水的刺激下,含有聚乙烯的塗層是否會析出有害物質呢?向斌表示,具有優良安全性能的聚乙烯手感似蠟,而且無臭,並且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堿的侵蝕,如此看來,目前廣泛用于食品包裝中的聚乙烯是相對安全的。
飲料瓶可以反複用?
使用不當留隱患
說到這裏,人們原本懸著的一顆心終于可以稍稍放下來,這樣說來平時常見的飲料瓶也是安全的了,從節約的角度出發,喝完飲料或者礦泉水後,飲料瓶還可反複使用。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那錯了。向斌告訴記者,現在瓶裝飲料、礦泉水的瓶子一般采用的材料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是我們在瓶底常見的PET,在常溫下這些塑料瓶的確是安全的,但如果長時間重複使用,則有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物質。所以喝完飲料,順手也把瓶子丟進垃圾桶吧。同樣的道理,除了不要用飲料瓶裝開水,在高溫天氣也盡量不要把礦泉水長期存放在露天或車輛的後備箱裏。
早點袋隨便用?
還是分門別類好
除了瓶裝飲料、桶裝方便面,我們平時接觸塑料袋的機會也很多,尤其對于買早點的上班族來說,這些裝早點的塑料袋安全與否也顯得尤爲重要。到菜場買菜,我們常常見到五顔六色的非透明塑料袋,因爲只是常溫接觸肉類、蔬菜等食物,而且回家後還會清洗,所以使用這樣的塑料袋問題並不太大,但這些塑料袋是不能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的,比如裝早點的袋子,這時候需要安全性能_的塑料袋,平時買早點的時候您可得留點心。
鑒別技巧
手摸、燃燒來選塑料袋
除了方便食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包裝莫過于塑料袋了,但塑料袋也有三六九等:常見的食品包裝材料化學名稱爲聚乙烯(PE)或聚丙烯等;而常用在雨衣、台布、拖鞋、農用薄膜等産品的聚氯乙烯(PVC),則因爲加入了較多增塑劑、穩定劑等輔助材料,如果用于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塑料袋,則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作爲普通消費者,我們用什麽方法來辨別塑料袋的原料究竟是PE還是PVC呢?
首先是目測,PE的塑料袋一般爲乳白色、半透明體,撫摸塑料袋的表面,PE的手感潤滑而且質地硬挺有韌性,發粘發澀的則是PVC塑料袋;其次可以用手使勁抖動塑料袋,發出清脆響聲的爲PE,聲音小而悶的則爲PVC。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用燃燒的辦法來鑒別,火焰呈藍色,上端顯黃色,燃燒時發出石蠟氣味的爲PE;極難燃燒,火焰呈黃色,上端顯綠色,發出鹽酸的刺激氣味的則爲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