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廠家制作的輕量瓶的強度除了與玻璃成分、玻璃中微觀與宏觀缺陷有關外,還與瓶的形狀有很大關合理的結構設計可使應力分布均勻、冷卻均勻和增加容器的“彈性”,使耐內壓強度和擊強度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只要瓶形和壁厚分布設計合理,輕量瓶可不致造成強度下降。
玻璃瓶瓶形設計時,主要是根據玻璃制品越接近球形越不易産生應力集中,從而使強度提高的原理,將瓶形設計成肩部與根部均采用圓滑過渡的截球式連接,以提高瓶子的強度,輕量瓶形設計的一般原則如下:
①收縮瓶根,這能增大瓶了強度,並完善此部位的玻璃分布。
②避免異形瓶。瓶子底部的凸起要盡可能淺。
③盡量不采用長頸瓶,長頸瓶只增大瓶子高度而不能增大瓶子容量。另外瓶頸易于破裂,不易減少頸部玻璃用量。
④避免瓶肩呈銳角,應采用錐形的高廳並且要圓滑過渡。
⑤避免角落處有合縫線,否則會使模其維修困難,瓶子缺陷增多,料坯設計困難,並且使角落處坡璃分布不均。
⑥采用壁厚Z小的瓶嘴,避免螺紋過度重疊。瓶口加強環盡可能小其至全不要。
⑦從瓶口頂部到螺紋開始處的距離盡可能小。瓶口高度也盡可能小。
⑧降低瓶子總高度。
輕量瓶瓶形可以看出,瓶體部分達到或接近單位體積下的小圓柱體結構,降低了瓶高,且瓶與瓶底、瓶頸之間采用適當的圓弧平緩過渡,肩部向瓶口逐漸收縮,盡量使瓶頸短一些,而且底部中央向上稍許凸出一些,凸瓶底可以使重心向下,增加瓶子的穩定性,對抗內應力與水沖擊有很大益處,並增大其抗倒轉強度。采用這種瓶形還能有效地降低瓶子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