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箔上光油的生産工藝
原材料棗投入溶劑棗投入樹脂棗開機分散溶解棗助劑添加棗刮樣棗測試。
鋁箔上光油的配方舉例:
奈高溫鋁箔上光油(配方一)檢測報告
附注:1.分別于160℃和200℃條件生産使用該産品(批量塗布,見表一),其中2爲綜合記錄);
2.地點:藥包材料有限公司
3.時間:2004年6月6日上午(測試日期相同);
4.檢測依據:GB12255-90;
5.鋁箔采用0.024×140mm的素鋁箔(PTP);
6.藥用鋁箔檢測記錄(見表一)。
表一藥用檢測記錄
1.揮發物的測定
取100mm×100mm兩片
指標:≤4mg/0.02m2
幹燥前重量(mg)1109.30
幹燥後重量(mg)1109.30
揮發物(mg/0.02m2)測量結果0.20評定合格
2.上光油塗布量差異測量
取100mm×100mm五片稱重
檫去上光油重量差值即爲塗布量,求出平均值
各片塗布量與平均值的差,即爲塗布量差異
指標:12.5%
原始重量(mg)①547.30②546.60③554.50④549.45⑤552.10
除去上光油重量(mg/m2)①531.70②530.80③538.20④533.40⑤535.90
塗布量(g/m2)①15.60②15.80③16.30④16.05⑤16.20
塗布量平均值(g/m2)15.99
塗布量差異測量結果①-2.43%②-1.18%③1.93%④0.37%⑤0.31%評定合格
熱封強度指標:≥5.88N/15mm測量結果評定
合格
保護層耐熱性指標:200℃,0.2Mpa無明顯粘落測量結果評定
無合格
說明的是:筆者先後在包裝公司分別將送達的奈高溫上光油(配方1-5)在180-250℃幹燥3-8秒後,對易氧化物的理論指標進行了四次測量,結果是:配方1爲0ml,配方2爲0.7ml,配方3爲0ml,配方4爲0.8ml,配方5爲0.7ml(以上是二者消耗滴定液之差數)。
除此之外,筆者采用奈高溫上光油加入著色劑(染料、色漿)作爲一般鋁箔包裝印刷油墨和奈高溫鋁箔包裝印刷油墨進行試印結果,其印刷墨膜均能達到YBBOO132002所規定的檢測要求。並能與DIC的産品相媲美,且成本僅是DIC的三分之二。
結語
隨著自動、省力、高速、精細的鋁箔包裝印刷及塗布上光油(保護劑)的發展,針對市面上鋁箔上光油“水平面趨同”效應的出現,高成本及殘留有害物帶來的弊端都一一顯現出來,加上沒有形成聚集效應,上光油技術水平和該産品檔次難以有效地得到提高。
縱觀市場經濟一體化,質和量應該說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因爲當今科學理論不僅造了新的包裝印刷材料,而且也造了鋁箔包裝印刷上光油的新産品,同時也造了新一輪的科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更新。我們只有在市場競爭中權衡利弊,才能將國産鋁箔上光油的産品推廣、應用到及限;只有做好售前的産品調查、介紹和售後應用技術的終端跟蹤服務,才能受到國內外包裝印刷用戶的青睐;只有用科學,才能長期而有效指導我國鋁箔包裝(印刷)上光油産品技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