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中的應力一般可分爲幾類
在生産過程中,玻璃瓶經受激烈的、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會産生熱應力。這種熱應力能降低玻璃瓶的強度和熱穩定性。熱成型的制品若不經退火令其自然冷卻,則在冷卻、存放、使用、加工過程中會産生炸裂。
退火是消除或減少玻璃制品中的熱應力至允許值的熱處理過程。薄壁制品(如燈泡等)和玻璃纖維在成型後由于熱應力很小,除適當地控制冷卻速度外,一般都不再進行退火。若玻璃表面層具有有規律的、均勻分布的壓應力能提高玻璃的強度和熱穩定性。玻璃的淬火增強是應用這一原理。
玻璃瓶中的應力一般可分爲三類:熱應力、結構應力及機械應力。
玻璃瓶中的熱應力是由于玻璃中存在溫差而産生的應力,按其産生的特點可分爲暫時應力和永九應力兩類。
1.暫時應力
在溫度低于應變點時,處于彈性變形溫度範圍內(即脆性狀態)的玻璃在經受不均勻的溫度變化時所産生的熱應力,隨溫度梯度的存在而存在,隨溫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這種應力稱爲暫時應力。
把溫度低于應變點以下的、無應力的玻璃板進行雙面均勻自然冷卻,則玻璃表面層的溫度急劇下降,由于玻璃的導熱系數低,故內層冷卻緩慢,由此在玻璃內部産生了溫度梯度,沿厚度方向的溫度場分布呈抛物線形。
玻璃瓶在冷卻過程中處于較低溫度的外層收縮量應大于內層,但由于受到內層的阻礙而不能收縮到正常收縮量,所以外層産生了張應力,內層處于壓縮狀態而産生了壓應力。這時玻璃厚度方向的應力分布是外層爲張應力,內層爲壓應力,其應力分布呈抛物線形。在玻璃中間的某層,壓應力和張應力大小相等,應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該層應力爲零,稱中性層。
玻璃瓶繼續冷卻,當表面層冷卻到室溫後,表面溫度不再下降,其體積也不再收縮,但內層溫度高于外層,它將繼續降溫收縮,這樣外層開始受到內層的拉引而産生壓應力,此部分應力將部分抵消冷卻開始時所受到的張應力,而內層收縮時受到外層的拉伸呈張應力,將部分抵消冷卻開始時的壓應力。隨著內層溫度不斷下降,外層的張應力和內層的壓應力不斷相互抵消,當內外層溫度一致時,玻璃中不再存在應力.反之,若玻璃板由室溫開始加熱,直到應變點以下某溫度保溫時,其溫度變化曲線與應力變化曲線恰與上述相反。
暫時應力雖然隨溫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但其應力值應嚴加控制,若過了玻璃的抗張強度的及限,玻璃會發生炸裂。通常應用這一現象以驟冷的方法來切割玻璃制品及玻璃管、玻璃棒等。
2.永九應力
當玻璃瓶玻璃內外溫度相等時所殘留的熱應力稱永九應力。
將一塊玻璃瓶加熱到高于玻璃應變點以上的某一溫度,待均熱後板兩面均勻自然冷卻,經時間後玻璃中溫度場呈抛物線分布。玻璃外層爲張應力而內層爲壓應力,由于應變點以上的玻璃具有粘彈性,即此時的玻璃爲可塑狀態,在受力後可以産生位移和變形,使由溫度梯度所産生的內應力消除。這個過程稱爲應力松弛過程,這時的玻璃內外層雖存在著溫度梯度但不存在應力。當玻璃冷卻到應變點以下,玻璃已成爲彈性體,以後的降溫與應力變化與前述的産生暫時應力的情況相同,待冷卻到室溫時雖然消除了應變點以下産生的應力,但不能消除應變點以上所産生的應力,此時,應力方向恰相反,即表面爲壓應力,內部爲張應力,這種應力爲永九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