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玻璃制品破裂後,首先玻璃瓶廠要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須調查的方面包括制品破裂的現象,破紋的形狀、大小、位置和數量,破裂的時間、地點,配合料質量,配料時間、原料及碎玻璃變動情況,玻璃溶制質量,成形情況和退火情況以及制品的造型結構等。通過調查掌握制品的一手資料,在理論知識指導下,通過必要的檢查的分析手段,迅速判明制品的破裂原因,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或防止制品破裂,一減少生産損失。
1. 暂时应力过大引起的破裂 玻璃制品在退火的过程中在制品的冷却阶段,如果冷却的速度过快,这是在制品上易产生较大的应力,此暂时应力主要体现在退火炉中的冷却阶段。如果在退火炉中冷却阶段暂时应力过了制品的强度极 限,制品在退火炉中会产生破裂,而没有破裂的制品从退火炉中出来后,当内外层温度降到室温时,制品中的暂时应力得到了自然消失。如果把该制品在应力仪下检查,制品中的残余永 久应力并不大,这不能说明制品的退火过程没有问题,而应该认真分析制品在网上的破裂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较多地和经常性地 出现较多制品破裂现象,这可能是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的冷却速度过快而造成的暂时热应力所致,也有可能是玻璃本身的强度过低而承受不了一 定的暂时应力引起,如果是偶然出现个别制品的破裂,而大多数则没有破裂,这有可能是制品在成形过程中所造成的微裂纹所致,因为制品表面上的微裂纹会使制品强度下降,在退火过程中承受不了不可避免的暂时热应力而破裂,如果是这种情况,一般可排退火温度制度的影响因素。退火过程中因暂时热应力过大而导致的制品破裂现象,与退火不良而造成的永 久应力过大引起的破裂 现象相同。
很多用戶在訂購玻璃瓶産品之前都會擔心在盛裝食品的時候會不會滲出有害物質到食品裏面?這要從玻璃的化學穩定性會受到何種因素影響方面來分析:
1,矽酸鹽玻璃的耐水性和耐酸性主要是由矽氧和堿金屬氧化物的含量來決定的。玻璃瓶生産廠家生産玻璃瓶時,二氧化矽含量越高,矽氧四面體相互連接程度越大,玻璃的化學穩定性也越高。隨著堿金屬氧化物含量的增多,玻璃的化學穩定性降低,且隨著堿金屬離子半徑增大,鍵強減弱,其化學穩定性一般是降低的.
2,當玻璃中同時存在兩種堿金屬氧化物時,由于“混合堿效應”使玻璃的化學穩定性出現極值,這一效應在鉛玻璃中表現更爲明顯。
3,在矽酸鹽玻璃中以堿土金屬或其它二價金屬氧化物置換矽氧時,也會降低玻璃的化學穩定性。但是,降低穩定性的效應比堿金屬氧化物弱。在二價氧化物中,BaO和PbO降低化學穩定性的作用激烈,MgO和CaO次之。
從以上3點來看,凡是能加強玻璃結構網絡並使結構完整,致密的氧化物,都能提高玻璃的化學穩定性;反之,將使玻璃瓶的化學穩定性下降。玻璃瓶生産廠家提醒大家:在生活當中,用玻璃瓶來盛裝食品時,是不會出現滲出有害物質的現象的。